如果使用百v度A*PP或者U*C/Q.Q浏览器不显示内容or乱码,请关闭广告屏蔽功能or畅读模式,或者安-全模式(今日*头条须关闭安-全模式)
许淙真的觉得自己臭掉了!
在七月的天气里三天不洗澡,顶多就是换了身衣服,但换衣服又有什么用呢?还是三天没刷牙没洗脸没洗澡没洗头……
嫌弃自己浑身酸臭的许淙紧紧地抱着许明成,不愿从他身上下来,而且还催促:“爹,我们赶紧回去,我要洗脸洗澡洗头发。”
“我还要吃酸萝卜老鸭汤、炸鹌鹑、白米饭。”
“不吃馒头和包子!”
许明成哈哈大笑,将紧搂着自己不放的儿子背在背上,“好好好,爹这就背你回去,你说的东西都准备好了。”
不过没等到客栈,还在马车上许淙就窝在许明成怀里,呼呼睡着了。睡着了的他还不安分,皱着自己的小眉头嘟囔着茅厕好臭。
许明成好笑不已,“这孩子,这回着实辛苦了。”
“让请的大夫,请了吗?”
青木马上回答,“回老爷,已经在客栈候着了,是庐州城里最好的大夫。另外热水、少爷的干净衣裳、少爷爱吃的等等,都让客栈准备了。”
许明成满意点头。
作者有话说:
今天的淙淙,是会押题的淙淙!大题分数白送(bushi)
院试考完啦,撒花~
因为县试、府试、院试三个差不多,所以只挑最重要的院试详细写了,具体流程参考的是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,大多数是来自百度百科,因为没有整句摘抄,所以具体的书名就不列了,看得太多我自己都有点迷糊。
*“是故君子……慎其独也。”君子慎独出自《中庸》,前文有提
? 第 76 章
科举考试朝廷异常重视。
等许淙在客栈沐浴更衣, 吃饱喝足又美美地睡了一个觉之后,院试的评卷也就开始了。除了担任主考官的闵学政之外,参与评卷的还有五百里外的书院山长、其他州府的官员等六人, 是为同考官。
糊名之后, 他们会先把童生们的试卷进行初步筛选, 那些盖过戳、有大片污渍、有题目没写完的卷子直接会被黜落,剩下的才会开始阅卷。
同考官看中一份,便写一个‘取’字。
整套流程严谨而细致, 已经在贡院被关了好几天的这些人, 连说话都没有很大声, 直到所有的试卷都已阅完, 得四个‘取’字以上的不过十之三四, 一百余份而已,得六个‘取’字的更是只有区区九份。
但本次院试只取其中八十,也就是说差不多一州也就二十个人。
在闵学政细看试卷的时候, 气氛渐渐活跃起来。
同考官们虽然和这些童生非亲非故, 但个人喜好皆有不同,所以到了这一步的时候就会有人跟闵学政推荐自己看中的卷子, 说这份卷子怎么怎么好。若遇到意见不同的, 还会相互争执,你说你的好,我说我的好。
“大人,请看这一份!”
“此诗妙不可言,妙不可言呐。”
“大人, 此子更好!”
“此子经义老练, 用典娴熟, 读之让人回味无穷, 不可多得,不可多得啊!私以为此子当为本届案首。”
“大人……”
六位同考官们有几位袖手旁观,有几位争论不休,还有人别的都不理会,只顾着沉默地翻看那些没被选中的答卷,似乎是想要找出沧海遗珠。不过看他边找边摇头的表情,应该是没有什么收获的。
同考官们的意见,闵学政或听或不听。
到这一步取谁不取谁,谁的名次高谁的名次地就完全看他了。只要他不是绕开那些写了六个‘取’字的答卷,非要选一篇三个‘取’字的做案首,其他人就不会多言,当然如果出了事也是闵学政的责任最大。
不过当一份答卷被放到闵学政的案桌上,并且那位同考官还一再强调该童生的那篇‘君子慎独’文章写得好的时候,闵学政不禁咦了一声。
“这手字……”
同考官莫名,“大人,这字怎么了?”
科举考试,统一写的都是馆阁体,但虽然同是方方正正的馆阁体,但有的人写出来会偏瘦削、有的人会偏圆润,还有的人会偏方正,还是有各自风格的。院试没有乡试、春闱这两场重要,只糊名不抄卷,熟悉的便能认出来。
所以听到闵学政这么说,大家还以为他是遇到了熟人,一时间闲着的几位同考官都好奇地凑了过来。
“这字不错,但写的人年纪应该不大。”
某位经验丰富的书院山长最先开口。
某个三十余岁的官员道:“是不错,虽然稚嫩但也有几分风骨了,再找几本好的字帖勤练个十年八年,也就有七八分像样。”
其他人纷纷点头,但也有一两人犹豫。
闵学政忽地哈哈大笑